本報記者 袁貽辰《中國青年報》(2014年12月12日06版)
  中關村人才特區
  2011年3月,中組部、國家發改委等15個中央部門和北京市聯合印發了《關於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人才特區的若干意見》,中關村加快建設首個中國特色的人才特區。
  中關村是我國科教智力和人才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擁有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代表的高等院校41所,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所屬院所為代表的國家(市)科研院所206所;大學科技園26家,留學人員創業園34家。
  中關村留學歸國創業人才超過1.5萬人,累計創辦企業超過6000家,是國內留學歸國人員創辦企業數量最多的地區。
  穿在白領身上再正常不過的西裝,卻是北京男孩楊一夫決定創業的“導火索”。
  2007年,他在荷蘭獲得金融學碩士學位後剛回國,就有了創業的念頭。用他的話來說,如果找一份白領的朝九晚五的工作,就意味著“每天都得穿西裝”。一成不變的著裝背後,也是“每天做著重覆的工作”。那個時候,20來歲的楊一夫仿佛能一眼把自己幾十年的發展路徑望到頭。這些,都讓他“很難忍受”。
  創業的決定倒是一點兒沒讓父母感到驚訝。畢竟,這個“不安分”的巨蟹座男生打小就習慣了“隨性而為”。上高中時,他一路“玩”到高三。眼看臨近高考,他不想“玩”了,於是試著認真學習了幾個月,然後,他從全校倒數幾十名變成了正數前幾名,也“比較容易”地拿到了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在北大數學與應用數學學院金融數學繫念本科時,因為“覺得自己用不上概率統計這個專業的知識”,楊一夫決定換專業,從概率統計專業轉到金融數學專業。
  畢業後,創業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他的首選。“未知的領域會更有趣。”楊一夫找到了同樣有創業想法的伙伴張適時、李欣賀。三個人為了創業方向開始了長達好幾個月的“討論”。他們最初想過去青島開發樓盤,到新疆做沙礦生意。張適時一度還去新疆實地考察。
  可是,這些“只能賺錢”的事情“一點也不酷”。楊一夫隱隱感覺,自己想要找到的,應該是一份“事業”。
  他沒有等太久。美國的Lending Club給了三人靈感。這家成立於2007年的公司,是全球P2P網貸公司中規模最大的一家。三人當時分析認為,P2P貸款在中國的前景比美國“還要大很多”。國外一個研究機構的數據也很適時地出現。這份數據顯示,國外的P2P市場在2009年出現了一個增長拐點,這說明“互聯網化的金融服務需求在急增”。
  學習金融的楊一夫嗅到了商機,“國內的大量財富都掌握在三四十歲的人,這些人大多已熟悉並接納了互聯網,他們的習慣很好改變”。換句話說,互聯網化的人群越大,互聯網化的金融服務市場前景也就會越好。
  互聯網金融,正是楊一夫和合作伙伴打算“大幹一場”的領域。他們於2010年共同創建互聯網信貸服務平臺——人人貸,公司主要通過線上做小額信用貸款。可這份帶著三個年輕人滿腔熱血的“事業”在一開始完全不被看好。
  原因很簡單,在網上借錢給陌生人、通過網絡借錢,這事要在中國搞,楊一夫的親戚朋友幾乎一邊倒地反對,他們覺得這事,只有“不可理喻”的“傻瓜”才會幹。
  其實,親戚朋友的擔憂楊一夫也想過。公司成立前,他曾在網上發放了200多份問卷,其中一個問題正是“你願意在互聯網上把錢借給陌生人嗎?”結果也不出他所料,只有四三個人選了“願意”。
  不過,楊一夫沒有收手的打算。“如果一個模式很牛,卻沒有成功案例,其實是有問題的。相反,一個眾人都覺得‘沒戲’的項目,才真正有突圍的可能。” 這個認為自己有點像電影《三個傻瓜》主角的男孩說。
  萬達廣場里一間一百多平方米辦公室成了這“三個傻瓜”的根據地。三個人一分工,再加上一名財務,人人貸開始了正式運營。
  也是在那時,一直都期待“來些困難,別老是一帆風順”的楊一夫如了願。用這個80後男孩的話說,三個人都“比較理想主義”,因此,具體到一些事情的討論上,常常是從討論演變成“爭吵”。比如,小到網站上欄目的色調、保護度,或是某個位置放什麼功能鍵,三個都不是學技術出身的年輕人為了這些小細節不停地爭論。財務不在還好,若是財務也在辦公室,三個“都受過高等教育”的合伙人就把“吵架”的地方搬到了樓下的咖啡館。
  到最後,張適時發了話,“這事兒不能再拖下去,先把網站放上去,看看市場反饋再去調整”。隨著網站正式上線,楊一夫手裡的文件也越來越多,一份一份都是三個人吵出來的、細化網站功能的文檔。
  公司剛成立的2010年,社會對P2P借貸還很陌生,當年業內成立的P2P企業不到10家。這也讓楊一夫在對外推廣時吃了不少苦頭。他出去和其他網站談合作,希望對方向其用戶推薦人人貸,結果10家裡只有1家給了反饋。
  不止是推廣,招人也成了大問題。楊一夫看得上的人,往往對方的工作待遇都不錯,用錢挖人“不現實”。這個一度“自信高傲”的男孩第一次低下了頭,他每周都約對方吃飯,一天打兩個電話。這麼一系列“死皮賴臉”的動作下來,原先一口回絕的對方,在三四個月終於鬆了口。
  “‘屌絲’企業就得靠死磕。”坐在三里屯附近一家咖啡館里,楊一夫一邊大口吃著三明治,一邊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說。
  再想想曾經嚮往“自由”的自己,他也笑了,“創業後你會覺得很多事情不重要了”。用他的話說,創業改變了自己,一方面會讓自己在一些方面更有棱角,另一方面,又會磨掉自己很多棱角。
  隨著互聯網逐漸興起,公司也逐漸走上正軌。目前人人貸累積交易額已經突破50億元,擁有上百萬的客戶。人人友信集團在2013年底獲得了摯信資本領投的風險資金1.3億美元,奪得全球範圍內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最大單筆融資紀錄。
  不過,楊一夫也更忙了。他還有更大的野心,“改變大家生活方式和習慣的東西就是偉大的,我希望大家接受個人金融服務的習慣因我們而改變”。為了這個目標,他又開始健身,畢竟,公司越做越大,“沒個好身體怎麼行”。  (原標題:楊一夫:“死磕”互聯網金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83vidl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