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五年級的留守兒童王華(化名)已對父母產生了很大的怨恨情緒,他不滿父母從小不帶自己,不滿父母一個月才給自己打一兩次電話……在江蘇省徐州市豐縣順河鎮大聖小學“希望來吧”的一堂舞蹈課上,他把對父母的種種不滿告訴了志願者老師黃婕。
  “希望來吧”是團江蘇省委依托“希望來吧”品牌建設的一個專門用來關愛、服務農民工子女的活動陣地,一般在學生放學後、雙休日、寒暑假期間開放。一個標準化的“希望來吧”,建在農民工子女較集中的社區(村)和鄉鎮、街道,或建在農民工子女學校,每個“希望來吧”配備建設經費3萬元。“希望來吧”的老師來自青年志願者團隊。
  數據顯示,江蘇省的GDP總量在全國排名第二,緊隨廣東。與經濟的高速增長相對應的,是人口的流動急劇增加。打工者子女或成為留守兒童,或成為遷徙兒童,孩子們小小年紀就邁入“社會性斷乳期”。
  在江蘇,團組織對於農民工子女的關愛行動,通過建設“希望來吧”,已遠遠超出了基本的關愛層面。江蘇全省現有“希望來吧”227個,平均每個配備專門管理人員3.15人,全省各類企事業單位共為“來吧”捐贈錢物1000餘萬元。
  打開“問題少年”心結
  在南通市崇川區文峰街道鮑家橋社區,隨父母一道從江蘇宿遷到南通打工的初一女生張薔(化名),每個雙休日都要到位於社區服務大廳二樓的“希望來吧”上舞蹈課。她是這裡的“舞王”,交誼舞、拉丁舞都會跳,每次上課老師都會讓她給其他學生做示範動作。
  這個身材挺拔、漂亮自信的女孩,是這裡的“希望來吧”負責人陳淑平最得意的一項“成果”,“如果不是有‘來吧’照看著,她可能早就自暴自棄、走上歧途了。”
  陳淑平身邊,一位臉色發黃、雙眼深凹的婦人一邊織著毛衣,一邊輕聲附和道:“是,沒錯。”這個看上去有50多歲的婦女,是張薔的母親,身患尿毒症的她每周要做三次透析,很多時候,她連從地下車庫旁的家走到地面都困難萬分。
  張薔的母親告訴記者,在參加舞蹈班之前,女兒放學回家從不與自己交談。她知道,自己得病、丈夫拋棄妻女這件事對孩子打擊太大,“她不愛說話、自卑,很少跟同學交往”。
  陳淑平記得第一次見到張薔時的情形:“一個人躲在角落裡,低頭不吭聲。但脖子長、腿長,身材相當挺拔。”
  鮑家橋社區“希望來吧”開辦之初,陳淑平給社區的100多名留守兒童、遷徙兒童的家長打電話,告訴大家有免費的舞蹈課、手工課、專題講座可以參加,還有開心農場、少兒電視臺、閱覽室、網吧等供小朋友進行課外實踐的場所。寒暑假期間,這裡人滿為患,教室有時都坐不下。
  一段時間過去,張薔不僅性格開朗了,學習成績也名列班級前十。放學回家,這個過去只說“嗯、啊”兩字的女孩,會一邊做家務,一邊跟母親聊學校里的“新聞”,母女倆還常常一起去“開心農場”看看自己認養的聖誕花長得怎麼樣了。
  跟陳淑平熟了,張薔告訴她,自己原本是打算小學畢業直接外出打工的,“做什麼都可以”,現在她的想法是勤奮學習,以後自己養活自己。
  在哪裡開“吧”費思量
  在江蘇,“希望來吧”所取得的成果遠不止張薔一個個案。當看到一名失去父親的外地來南通的女孩參加城南小學“希望來吧”的興趣班學習,跳起了漂亮的倫巴、能寫漂亮的書法,團南通市委書記葛志娟高興地說,“在重點學校有這種孩子不奇怪,但在農民工子弟學校,能有這樣的才藝太不容易了。”
  葛志娟對“希望來吧”的建設傾註了很多心血。她曾和團市委的工作人員一起到全市城鄉結合部、建築業、家紡業摸排出200多個點,最終確定40個點建設“希望來吧”,其中35個已經完成建設,南通主城區實現全覆蓋。
  海門市疊石橋家紡城的“希望來吧”就是其中之一。疊石橋是全國聞名的家紡生產、批發基地,這裡常住人口7000人,外來人口約4萬。家紡城分A、B、C三個大區,每個大區都有上千家商戶。距家紡城100米的地方,就是“希望來吧”所在地。
  這裡每周都有小活動,每月一次大活動。專業心理咨詢老師每兩周來一次,專業舞蹈老師每周六、日來開班,平時放學後,圖書室和電腦室是小朋友的最愛。
  “舞蹈房上課時音樂聲特別大,很多商戶會循著聲音過來看。”“來吧”負責人鄒琳說,舞蹈班的學生剛剛到常州去參加了舞蹈比賽,現在學習熱情高漲,還有很多家長慕名把孩子送來,“房間快不夠用了。”
  在泰州,繁忙的泰州港里幾乎天天“船滿為患”,這裡是從長江進入蘇中、蘇北地區的重要通道,運輸船等待過閘的時間常常超過一個星期,有的船長期錨泊在此拉生意。
  很多船主帶著子女。去年有個7個月大的嬰兒在一起撞船事故中落入水中被救起;今年一個小男孩玩耍時失足掉進江里,沒能救上來。
  泰州海事局團委書記劉建業對此焦慮萬分,“按規定,非船員不得上船,但家長就是把孩子帶來了,事故風險太大。”今年,他與團泰州市委書記孫靚靚一拍即合,決定由海事局出資出地方、團市委出志願者,在泰州港搞一個“希望來吧”。
  “來吧”就建在躉船(無動力裝置的矩形平底船,通常固定在岸邊——記者註)上,裡頭有圖書室、電影放映室、航海知識教育室。海事局工作人員登記來船時,會專門通知船主坐10分鐘免費的交通船,把孩子送到“來吧”去,“24小時開放,安全”。
  為預防事故,明年年初,海事局領導準備把“來吧”建到岸上去。“‘來吧’是個好創意,是實實在在的惠民小工程,建好了不愁沒人來。”劉建業說。
  市場化運作帶來持久生命力
  在網上,南京市《寶船社區“希望來吧”志願者招募》的網帖引起了眾多網友關註。網帖發佈者,是專業社工機構“愛心傳遞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負責人馬連平。
  在江蘇全省“希望來吧”遍地開花的同時,一些有條件的“來吧”開始嘗試探索一條社會化、市場化的運作的路徑,以求能在行政支持手段之外,找到一條長效發展之路。
  每隔一個財報季度,馬連平就會把寶船社區“希望來吧”完整的、可供查證的資金台賬上報給團南京市鼓樓區委和江蘇省紅會,並公佈在西祠衚衕論壇上。
  該機構接受的來自台州商會捐贈的30萬元工作經費由團鼓樓區委開設專門賬戶進行管理,而另一些愛心企業捐贈的中小額款項則在江蘇紅會的賬目下。
  每月月末,社工機構的會計會彙總“來吧”運營費用的發票,憑發票向團鼓樓區委、江蘇紅會報銷,團鼓樓區委對這個“來吧”每月的報銷額度還設定了兩萬元的額度上限。
  與有些“來吧”搞一次活動“化一次緣”、“來吧”負責人常為經費吃緊發愁不同,寶船社區的“希望來吧”錢夠用,但卻要能準確、詳細地說出錢是怎麼用的。
  南京審計學院畢業、早已走上專業社工道路的馬連平對此熟門熟路,“每一筆志願者的交通費和補助費發放時都要求本人親自核對數目並簽字,伙食和物資由專人負責採購併記錄,所有活動開銷都要及時記錄並備案。”
  團鼓樓區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專業、規範,寶船社區“希望來吧”是當地運行得最好、最健康的一個,“企業也喜歡資助這樣的‘來吧’,做社會責任報告書的時候也很容易寫。搞得好,台賬規範,資金就會越多,資金越多,就更好、更規範,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據瞭解,負責該“希望來吧”運營的“愛心傳遞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本身也要在每年的12月31日接受天元會計師事務所的全面審計。  (原標題:“希望來吧”關愛社會性斷乳期青少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83vidl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